首页 > 都市娱乐 > 歌王 > 第232章 《倔强》

第232章 《倔强》

书名:歌王 作者:葱爆洋葱 字数:5508

林在山的话都是踩着旋律的节奏走的,话音一落,毕永刚的通鼓立刻进来接管了节奏,由白鸽弹出跃动的旋律,张昊迈前一步,轻柔而倔强的开唱了——
……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
那就让我不一样
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
……
我如果对自己妥协
如果对自己说谎
即使别人原谅我也不能原谅
……
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在我活的地方!
……
这首《倔强》,是五月天的阿信在遭遇“黑。道家族”事件时,心有所感的作品。
这和林在山现在的处境,有些相通的地方。
在另一位面台。北北。投,因为历史背景与环境的关系,当地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复杂的人际关系。
阿信的叔叔伯伯即身处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而阿信本人,因为追求音乐的梦想,站在了舞台前,被曝出这个新闻后,他被迫也必须赤。裸。裸的将一切摊开在大众的眼前。
在那样的环境中,他有不少同学可能都误入歧途了,也可能曾经找过他去参与其中,但他的父母支持他念书听音乐的兴趣,这让他能够自信的进入另一个世界,从而为梦想而活。
每个人的背后,其实都有我们自己的过去,只有越过那样的过去,我们才会有展翅高飞的未来。
这就像如今的林在山,他只有越过过去了,才会有更海阔天空的未来。
把握着这首歌中的精髓,在副歌**乐段,张昊用歌声中的倔强,将咖啡馆的气氛再次点燃了——
……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握紧双手绝对不放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
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
我和我骄傲的倔强
我在风中大声地唱
这一次为自己疯狂
就这一次我和我的倔强!
……
以钢琴替代了弦乐,林在山用富有弹性而有力度的配器伴奏。为歌曲保驾护航着。
到歌曲的第二段,享受着这首歌中倔强的灵魂,林在山也深有感触的开唱了。他的歌声相比张昊的高亢,显得低沉沧桑了很多。却更有一种倔强刚强的味道了——
……
对爱我的人别紧张
我的固执很善良
我的手越肮脏
眼神越是发光
……
你不在乎我的过往
看到了我的翅膀
你说被火烧过
才能出现凤凰
……
林在山的歌声一出,现场气氛立刻被推向了一个新的**!
很多学生都情不自禁的欢呼了起来,即使林在山唱的这不是**乐段。
他唱的这段,却是这首歌的点睛之笔。
白鸽和信徒的几个孩子都知道林在山这段写的是什么。
原作中:“我的手越肮脏,眼神越是发光”——这并不是阿信在吐槽自己有乱七八糟的背景。
他大学读的是室内设计系。如果没有选择玩音乐,他很可能就会从事室内设计方面的工作。
在学生时代,为了挣买乐器的钱,他寒暑假兼职当室内设计师助理,画过图纸,搅过水泥,也给台球馆画过宣传海报,常常一不小心就会把手弄得很脏,这就是歌词中所写的“手越肮脏”,但是越这样努力。他离心仪的乐器就越近,离心中的音乐梦就越近,这也就是后面所说的“眼神越是发光”。
林在山在给几个孩子讲这首歌的时候,借用了原创的意旨,也是借助了原来那大叔的亲身经历,讲说这首歌是在讲他还很年少时的故事。
那时的他,家里没钱给他买乐器,爷爷送他一把高档的民谣吉他,对他的家庭来说,就已经是最大的奢侈了。
后来爱上了摇滚乐后。为了买把电吉他,也为了买更好的效果器,那大叔去工地上打过很多工——搬砖,和水泥。还去掏过下水道,总之什么脏活累活他都愿意干,只要能挣钱去买乐器。
那时的他,手总是脏兮兮的,但买到乐器后,洗干净手。弹上心仪乐器的他,眼神总是在发光,就是凭着这样的精神,他才有了后来一飞冲天的故事。
我们所谓的梦想,不是光靠想,光靠说的,必须踏踏实实的去做,去付出,才有可能真的给它现实。
这就是这首歌中所潜藏的精神。
每次听到林在山唱这段歌,信徒的几个孩子都特别的受到激励和感动。
林在山唱的后面一段,就更像是为了白鸽这种坚信他的人而做的了——“你不在乎我的过往看到了我的翅膀你说被火烧过才能出现凤凰”
这歌词林在山自己唱着都非常的感同身受,他如今就正在经历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阶段。
被林在山的歌声深深的打动着,接着林在山的精神,张昊用更冲天高飞的歌声,继续着林在山的故事——
……
逆风的方向
更适合飞翔
我不怕千万人阻挡
只怕自己投降!
……
……
我和我骄傲的倔强
我在风中大声地唱
这一次为自己疯狂
就这一次我和我的倔强
……
就这一次让我大声唱!
啦啦啦
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啦啦啦
就这一次我和我的倔强!
……
一首《倔强》,让水穿石里再次爆发出了沸腾级的欢呼!
穿了一身白色公主裙的优雅女老板卢诗诗,亢奋的都要跟着这倔强的旋律一起摇摆一起跃动了。她多么希望,她也能有一个倔强的属于她自己的人生啊!
音乐,并不像文学作品,可以带给人一段完整的感悟。
音乐更多的是启发人心底潜藏的精神。
这首《倔强》,这晚便在现场带给了很多人启发,或多或少的焕发了人们潜藏在心底的倔强灵魂。
这首歌之后,林在山便下场了,将舞台彻底让给了年轻人。
在台下。林在山听了信徒表演的《Yug-Fr-Yu》,再次感受了一波青春的美好,之后他便独自一人离开了水穿石,在晚上十点40分时。回到了大公寓。
刘萌萌仍留在水穿石享受信徒的音乐,孙玉珍在加班也还没回家呢。
林在山之所以这么早回来,并不是因为累,他是和李孝妮约好了这晚十一点时上网视频聊天。
因为忙碌的工作和时差问题,两个人现在想上网面对面聊天。都成了一件难事。
李孝妮的英伦专辑宣发重点转成了让那些大牌音乐人惊艳和称赞的《Bdig-Lv》,就连新专辑的名字都改成了《Bdig-Lv》。
英国团队这几天在重新给李孝妮的专辑做定位,对她的形象也换了新的包装方式,这让她更有天后范儿了,而不是之前的电子范儿。
李孝妮这几天留在英国一直试新的定妆照,还拍了新的MV,争取在圣诞节假期来临前,抢着时间做完更多的工作。
按计划,她要在明天——也就是12月24号的中午从英国飞回东海,夜里才能到东海。
本来她是想明晚和林在山温情一下的。已经那么久没见面了,她真心想林在山了。
但可惜,林在山这边的日程有变化,明天他要飞长安,去和张佳乐谈一谈合作的事。
圣诞节之后,林在山的尾牙安排满满当当的,根本抽不出时间飞长安。张佳乐那边也很忙,所有林在山只能定在12月24号平安夜过去,晚上和张佳乐吃饭商谈。
受张佳乐之邀,25号林在山还要留在长安参观一下老腔音乐公司。和老腔团队切磋一下。
得到25号下午,他才能飞回东海。
而李孝妮25号下午就要飞申城了,去参加那边的一个高端圣诞晚会。这都是公司早就给她定好的日程,改不了。
圣诞节期间。李孝妮根本就没有假期可休,她之前把假都休满了,圣诞期间她要抽时间要去广城做演唱会的排练工作,一直留到元旦,参加完皇家卫视的跨年演唱会,才能再飞回东海。
这就意味着。她和林在山再次见面,得等到明年了!
如此想见却不可见,是让两个人都很郁闷的事。
要早知道今年能寻回林在山,李孝妮一定不会把工作安排的这么满。
但没办法,事已至此,两个人也只能靠着在网络上聊天传情让感情发酵了。
等熬过这一段去,到了明年三月份,两个人若是能一起录制《极限闯世界》,那段时间应该就不用再承受这种相思却不可见的痛苦了。
林在山到家后,先洗了个澡,让精神清爽清爽,还差十分钟11点时,他坐到了工作电脑前,登陆芊芊,等着李孝妮上线。
这期间,他上Byd论坛浏览了一下。
论坛今天的注册人数算是创纪录了,这时已经有46000多人注册了,距离他们的近期目标——5万会员,越来越近了。
在综艺节目上打广告的效应真是惊人!这让林在山考虑着,明天飞去长安后,和张佳乐谈一谈,看看他们的论坛能不能在千里搜索上打打广告之类,或者让千里搜索将他们的排名往前提一提。
此时的Byd论坛上,乐迷们仍在兴奋的讨论着今天林在山的表现。
音乐讨论区中,全是对林大叔的崇拜性讴歌,间或的出现几个黑贴,也都被激动的学生粉们骂了个狗血喷头。
大家都在期待林在山下一首新歌什么时候放出来。
林在山没太钓大家的胃口,他直接公布了下首新歌发表的时间——是在一周后的12月30号,皇艺的顶级沙画比赛之后,在论坛上公布音频。
他并没有说自己的新歌和皇艺的沙画比赛有什么联系。
但聪明的人都能看出来,他的新作品肯定会在皇艺的沙画比赛上出现!
这让粉丝们对下周日的皇艺沙画比赛格外关注。
那场比赛将在皇家文艺频道面向全国观众直播,他们现在便锁定了这档节目,希望能在第一时间听到林在山的新作品。
在讨论区转了一阵后。林在山又习惯性的来到了他比较偏爱的钢琴板块浏览。
此时,钢琴版最热的一个帖子,是在讨论人的音乐天赋的帖子。
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这帖子就已经有50多人回复了。
不像讨论区很多回复都是灌水。在Byd论坛专业的音乐板块,是禁止灌水的,回复的人多是抱着偏认真专业的态度来回复的。
林在山更喜欢在这样的板块上浏览发言,和更专业的朋友们一切交流切磋提高。
………………
………………
上面的即是楼主的发帖。
二楼的回复很打击人,但他说的也有一定的客观性:
很多人都在这个回帖上点了拇指朝下的反对图标,并不认同二楼讲的。
三楼的回复,是一个实名认证的东艺大音乐系教授回复的,他写的很专业,林在山从头看到了尾,觉得蛮有收获的——
………………
关于音乐天赋。大家普遍有误解!
天赋不过是超常的能力,这里主要谈谈音乐能力的问题。
音乐能力不是音乐天才或者一部分人的专利,而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素质。判断音乐能力应该提倡多元化的审视标准,不能仅靠表演能力与创作能力来评价。听赏能力也是重要的音乐能力,更是音乐得以存在的基础。判断一个人音乐能力还应基于其生活的文化背景去考量,摆脱欧洲中心的音乐能力话语霸权。提倡更多人通过听赏参与到自身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中来,彰显本民族音乐能力。
(中间略掉2000字,教授都是从民族文化的层面来举例陈述自己的观点)
(最后的结语让林在山很有感触——)
能领悟自己音乐中的文化才是最根本的。
当今社会,对于音乐能力的价值判断。主要是基于音乐表演能力与创作能力,这导致音乐从业者、音乐教育者、受教育者们判断一个人音乐能力全局性眼光的缺失。
音乐的创作、表演、听赏是三位一体的,相互依赖不可或缺。
判断音乐能力应该提倡多元化审视标准,表演能力、创作能力、听赏能力并重。
大众音乐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强调音乐听赏能力的提高。
判断一个人的音乐能力,须将其放置到自身的文化背景中考量。
每个人都是有音乐能力的,至少都能够欣赏、理解、认同并参与音乐活动,音乐应该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个“音乐”尤其要强调本民族文化中的音乐,借以提高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抵御欧洲中心的音乐文化霸权话语,重塑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统。
………………
教授的恢复赢得了很多专业人士的点赞,林在山也在阅读后给他点了赞。
不像教授回复的这么专业,很多人都给了简明扼要的回复,比如5楼讲的:
6楼讲的则比较扯:
7楼是个实名注册的音乐人,说的稍微严肃点了:
8楼说的略微有一些偏激:
8楼这个回复,并没有得到太多人都支持,反倒是有10几个人给他点了反对键。
林在山倒是给8楼点了支持赞,他觉得这楼说的有一定的客观性。
很多帖子回复都提到了他,看着这样的回复,林在山心中生出冲动,也想讲一讲自己的心得。
为了保险起见,他登陆了自己的小号“崔健”,准备用这个连论坛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是他的小号,来回复一下这个帖子。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