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昆和崔尚的离开是等到了郭泰和丁满二人来了之后。
江烽在汴河畔遭遇刺杀袭击,无疑也为很多人敲响了警钟,从一卷入汴梁城里的是是非非,就注定江烽这一趟汴梁之行不会寂寞。
尤其是在听闻江烽更是狮子大开口般的索要三万贯物资和钱银援助,可以想象这个消息明日在崇政院和政事堂传开,又会引发多么大的波澜,江烽将会在两日里就要蹿升成为汴梁城里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
三万贯啊,整个大梁一年的税赋收入也不过六百万贯左右,这还得算是好年景才行,而稍微差一些的年景不过五百万贯,而江烽居然开出了要五万贯的支援,这简直太夸张了。
大梁的财政一直很拮据,其中绝大部分收入都被庞大的军事开支所吞噬了,而且几乎每隔几年就不得不开征一些新的捐税,这也是地方上流民无法断绝,盗匪猖獗不断的主要根源。
士绅地主们总能找到办法把这些捐税转嫁到农民身上,而一旦遭遇不好的年成,农民卖儿卖女都难以维系生计时,那么变成流民甚至盗匪也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可大梁要不维系这么庞大的军队同样不行,来自河东、泰宁和淮北的军事压力迫使大梁不得不如此,现在更增加了一个凶残更胜泰宁和淮北的蔡州,就更给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增添了几分压力,。
陈州一战的丢城失地已经对大梁原来军事优势造成了极大冲击,不仅仅是三县之地那么简单,而是大梁从未丢城失地的这个不破金身被打破了,这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大梁政权的稳定性。
这也是为什么崇政院这三年来厉兵秣马,甚至刻意放任蚁贼肆虐的主因,崇政院宁肯付出巨大代价也要发动对蔡州一战,因为这关系到大梁政权的稳固,必须要展示出对蔡州的军事优势,才能够挽回人心军心。
而江烽所在的固始军就恰到好处的出现在了这个契机节点上,对于能够为大梁对蔡州一战增添几分保险胜算的固始军,大梁愿意为此付出一些必要的代价。
“三郎,你是怎么想的?”从旅舍出来,崔尚的思路已经慢慢清晰起来。
从长远来看,固始军势必成为大梁在淮北、淮南以及江南之间的一根钉子,这个钉子的作用现在是牵制蔡州,日后更要掣肘淮北,成为大梁对付蔡州和淮北的一个重要支柱。
有时候背后一根钉子要比正面的一把刀子起的作用更大,哪怕他就是什么动作都没有,你都不得不保留相当兵力来防范万一,这就是钉子的作用。
当然,大梁对固始军的期盼大概也不仅止于一根钉子,如果钉子能发展成为刀子,那么对蔡州,对淮北的威胁会更大,甚至可能会让这两家日后无法投入更多的力量来和大梁争雄。
只有那个时候,大梁才能真正腾出全副身心来和河东沙陀人决一胜负。
不过这只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蔡州和淮北以及泰宁军、河东当然也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他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反制,崔尚甚至觉得以大梁内部目前复杂的利益群体博弈,恐怕很难做到那一步,但是无论怎么说,固始军的存在都是对大梁有利的。
对于蔡州和淮北来说,要解决这个威胁,拔除固始这个钉子是最有效的,这就要看各方的斗智斗力了,这甚至还会牵扯到南边的淮南杨家和鄂黄杜家。
可以想象得到这片土地上未来几年将会是风云变幻,上演一出出龙争虎斗的好戏,而自己能够参与其中,无疑是最让人兴奋激动的。
所以现在大梁不会吝于大力支持固始军,否则像杨堪、郭泰、丁满这种虽然在汴梁城里得不到重用和发挥的将门子弟也不会如此积极的投向固始。
这些人背后都有家族影响力,哪怕他们年轻看不清楚形势,但是背后家族中多的是老谋深算之辈,他们当然清楚现在大梁内部复杂诡谲的形势,也清楚固始对大梁的意义。
或许一些嫡出子弟还不合适加入固始,但是一些庶出的、旁支的子弟亲友进入固始军无疑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机会了。
对于一个豪门大族来说,把注押在一些新兴崛起的势力身上是必须的,甚至更有一些老牌大族悄悄投机敌对势力也一样屡见不鲜。
“我?”常昆知道回避不了这个问题,崔尚是他关系最密切的朋友,而崔尚也将去固始追随江烽这个认识刚刚三天的家伙,虽然常昆也很看好的江烽,但是他还是需要在观察一下,“我的想法就是再看一看,另外你也知道我的年龄和身体也不适合马上就去固始,而且我以为我在汴梁可以帮你们更多。”
“三郎,我觉得好像不仅止于此吧?”崔尚目光里多了几分澄澈清明,“你不看好固始?也不像啊,或者说你有担心?”
“不看好我就不会极力支持你去了,但我的确有些担心。”常昆沉吟了一下,“白陵,江烽在固始军中的地位还并不稳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杨堪、郭泰以及丁满他们去,可能会使得这个情况更严重,你可能也觉察到了,固始军现在还处于一个重建阶段,基础当然还是他们原来的固始军,但是还有一支申州军要加入进来,现在杨堪他们去,江烽出于尽快强大固始军的压力,肯定会让杨堪他们也牵头组建一支军队,我估计起码会是两到三个营,固始军要想不被蔡州军轻易打垮,起码要有五千左右形成战斗力的部队,现在固始军还远远不够。”
“你担心江烽控制不住这支组成太过复杂的军队?”崔尚也皱起了眉头,那也将是他到固始之后将要面对的,一支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军队相当危险,更不可能抵挡得住蔡州军的进攻。
“江烽不简单,但是控制和发挥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能会是一个考验他的难题。”
常昆当然也知道江烽不简单,否则也不会能带着一支微不足道的县军敢于对抗袁氏的逼迫,还打退了十倍于他们的蚁贼,现在更是单枪匹马进汴梁,大模大样的向大梁索要援助,这些种种都说明江烽的头脑智慧和他的年龄绝不相称。
但是军事能力上的杰出,并不代表他在政治智慧和手腕上就能完全驾驭住这样一支关系复杂且正在成型中的军队,而如果不能从一支军队的组建开始就掌控住,那么日后就会给这支力量带来巨大的变数。
不过常昆也隐约觉得江烽敢于这么做也还是足够自信和把握,只是这的确和他的年龄和履历太不相称了。
一个庶族子弟,进过几年书院,干过几年斥候,就能脱胎换骨?
如果说武道修行上可以称之为天赋奇才,但是在政治智慧和手腕上,就绝无可能有什么捷径可走,哪怕是世家望族出身,一样需要在血雨腥风中打磨成长。
可江烽的情形完全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常昆就更是难以接受,他已经打算找机会和自己那位师弟好好聊一聊,了解一下这个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江二郎,怎么就有这般本事。
常昆对江烽并没有恶意,甚至他对江烽还有某些特别的期待。
大梁现在的确很强大,无论是军事还是整体实力,但是大梁却更像一个耄耋老人,旧有的格局已经定型,难以容纳新鲜血液进入,这从他五年前广胜军被裁撤而他被挤出来时他就意识到了。
现在的大梁已经容不下外来者了,就因为自己是出身白马寺?大相国寺一脉大受青睐,白马寺出身就难以出头?
除了跟着老梁王打天下时候的那些将门阀族,现在又有几个新来者能够在大梁军队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连那些将门阀族的旁支庶出都很难获得多少机会,更不用说像自己这样的外来者了。
种种纷乱的思绪困扰着常昆,但是嘴里却没有落下:“或许蔡州对固始这一战对二郎他们和固始军也是一个考验,熬过了这一关,也许这支固始军才能被锤炼成材吧。”
“可是三郎,你还没有说你是怎么打算的呢?”崔尚仍然不依不饶,他的确有些搞不明白常昆是怎么想的,“你不是一直想要离开汴梁谋个出身么?固始这样好一个机会,固然这其中有很大风险,但是我们一起去拼搏一把,总好过在这汴梁城里厮混吧?”
“白陵,我说了,我想看看江烽带着你们能走多远,虽然我对你们也很有信心,但是你应该明白,固始现在的局面仍然很危险,哪怕熬过这一关,江烽也会面临很多麻烦和挑战,所以也许我留在汴梁城,可以帮你们更多。”想了一想,常昆才又道:“现在也许还见不出来,但是江烽可能也意识到了,日后你们就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