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妃运 > 第95章

第95章

书名:妃运 作者:镜中影 字数:1524

六月中旬的一日,三朝老臣、内阁首辅王弼暴毙榻上。
此讯不啻石破天惊。
天子闻听,先愕后悲,当殿潸然泪下,命太医院派出精干人手前往勘验,誓要查出老臣真正死因。
翌日,御医回报,王大人乃中风引发心疾而致猝死,兼有气急攻心症状,头上两条血管生生爆裂。殿上群臣联想到近来京都坊间的传言,皆心照不宣起来:可叹一代权臣,竟给生生气死了呢。
天子坐在龙椅之上,竟然双手掩面,痛哭失声。殿下群臣惶恐万分,跪地齐求“圣上节哀,保重龙体”……这次第,真真是君爱臣恭,其情融融。
群臣劝慰之下,天子强敛了哀伤,谕户政司拨银万两,礼政司隆重操办,七皇子扶棺送灵,以宰相之礼送王大人回乡入土。
太后、皇后齐发懿旨安抚王家内眷,太子亲往吊唁。一时间,王大人再度名噪京者,而此度是因为天家的盛大眷宠。
岂知天朝庙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过了几日,另位三朝元老刘大人毫无征兆地于家中莫名薨逝,紧随其后两日,又一位重臣高大人步上后尘。
众石惊起千层浪。
御史频频上奏:重臣连死必有内情,请陛下圣裁。
各派势力含沙射影互作指摘,攻讦不止。
又因三位老臣素日皆与歧王颇多走动,关于太子挟私报复、暗杀老臣之说,开始蔓延于朝堂内外。
——————————————————
被人暗泼了脏水的太子殿子虽不至于雷霆大怒,却也不能听之任之,聚集来一干心腹,商议应对之策。
诸人各抒己见,众口不一。太子看向抚额不语的慕晔,“晔儿,依你之见,此事出自何人之手?”
后者有三分讶异,“难道太子哥哥从来没认为是晔儿自作主张弄张成拙?”
太子失笑,“若逍遥王行事,断不会这般粗糙。”
“知小弟者,太子哥哥也。”
“那么,逍遥王可猜到对方下一步棋了?”
“暂且不妨静观其变。”
“哦?”慕曦目芒明灭一动,思吟少许。“暂且之后呢?”
“将计就计。”
————————————————————
“这等谋划实在称得上天衣无缝了,若非刘大人的长孙回府奔丧,失口道出了内情,恐怕我等至今还要蒙在鼓里。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居然会有诱逼他人拐带官妾的发指恶行,如何不令正义者拍案而起?各位还记得前段时日风传京城的有污王大人清誉的谣言罢?也是此人一手主使,当真是可忍孰不可忍!若不是气到极致,王大人又怎会去得如此突然?”
寅时三刻,百官尽集正泰殿耳房,等待着卯时来临。此下正被廖妃之兄、歧王之娘舅、吏政司主宪廖明的一席长话激发得交耳纷纷。
“廖大人,敢问这位主使刘大的长孙诱拐王大人爱妾私奔者是何方神圣?您直接告诉咱们不就得了,何必遮遮掩掩?”御史院主宪道。
“正是,此人是谁?”
廖明冷笑,“敢中伤王大人这位德高望重的当朝首辅者,能是何人?”
“廖大人这话不对了呢。您在这个时候把这事抖落出来,无非是想让咱们在您向圣上检举此人时增砖加瓦,您含混其词,届时咱们怕是无能为力呢。”
“六皇子,逍遥王。”
耳房内,一片静默。
廖大人尖厉冷笑,“怎么,各位怕了?”
“……您激将也无用,纵然是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若没有真凭实据,咱们绝不敢妄动。须知诬陷皇族,罪及满门。”
“下官既然敢在此处将话挑明,自然是有力证。”
“好。”御史院主宪爽然颔首。“倘使罪证确凿,无论他是何方神圣,下官都敢参上一本,直至正义得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